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

首页/题库/143℃/2022-04-10 17:30:09

优质解答:

1.对比作用 用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做对比,从对比中得出结论,说明知识的积累、精神的富足/充实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,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,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,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,富有波澜. 用太学生们学习条件的优越和作者自己学习条件低劣形成对比,从对比中得出结论,说明学业能否有成就,取决于主观努力,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,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,富有波澜. 2.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?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习条件,刻苦读书. 3.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? 如果学习条件差,要勤勉治学,不怕吃苦;学习条件好,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,努力学习. 4.宋濂的求学经历,告诉马生什么道理?虽然时代不同了,宋濂的求学精神,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? 在这篇文章里,宋濂以他的亲自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:学习必须勤奋刻苦,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,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.作为那种不怕艰苦,勤奋好学,安于贫贱,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,诚实守信、尊师重教也都是值得肯定的. 5.作者并不因为衣食住行条件比“同舍生”差而稍有自卑,足见其内心充实、志存高远,请结合他的读书声画创作一幅对联: 负箧曳屣求师苦,俯身侧耳为学勤. 6.作者为什么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? 用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的学习,有概括作用. 7.“余虽愚,卒或有所闻”的原因? 勤奋好学,虚心求教.态度认真,谦虚谨慎.用心专一. 8.写衣食住行之苦的目的? 衣食对比同舍生,那些住在同一旅馆里的富家子弟,而是真实表现自己中有足了者,也就是内心的乐趣. 9.“口体之奉”和“中有足乐”,你赞成怎样的取舍? 我赞成中有足乐,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,知识的积累、精神的充实是学生读书的必备条件,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,是一种高尚的情趣. 10.读完本文,会明白的道理? 学习必须勤奋刻苦,专心致志,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成绩.学业的精通,良好品质的形成,主要在于主观努力. 11.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? 借书不失信于人;抄书不畏艰苦;远行万里,向先达虚心请教. 12.具体指出稳重的描写和议论语句,并说说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? 描写:“未尝稍降辞色”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严肃的神态;“俯身倾耳”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奇案功德姿态;“烨然若神人”形象地写出了同舍生华丽的外表;“缊袍敝衣”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粗陋的衣着. 议论:“余虽愚,卒或有所闻”点名虚心请教的好处;“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”点明不耻恶衣食的原因;“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”点明段旨;“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”表明段旨;“是可谓善学者矣”点明马生的为人;“余故道为送至难以告之”点明段旨. 13.对于刻苦勤奋、执着向学、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有什么看法? 这种刻苦向学、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,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,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,只有勤勉学习,才能有所成就. 14.本文为什么没有板起面孔,说教之感? 作者现身说法,借事明理,以情感人,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领悟要义,要义比单纯议论更感人,更容易被马生接受.(将自己求学之难与太学生优越学习条件形成对比,情真理足),使人折服. 15.写了哪几方面的难? 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;成年求师叩问之难;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;衣食粗劣,生活简朴. 幼年读书的艰难;成年后求师叩问难;成年后求师旅途艰;成年后求师生活之苦. 16.怎样看待作者尊师从师的态度? A.在学习生活中,我们应该尊敬师长,请教问题态度恭敬,认真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,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.只有尊师重教,才能学有所成. B.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,“不敢出一言”,这是旧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现象,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,但也显得过于迂腐,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平等交流,各抒己见,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,因为我爱我师,我更爱真理. 17.“善学者”应有怎样的品质? 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,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,只有勤勉学习,才能有所成就. 18.有关文章主旨的对联? 名闻天下 文称四海 缘于心无旁骛 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养尊处优

下面“以”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(c )

A.无从致书以观 B.计日以还 C.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.俯身倾耳以请

2.翻译句子

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. 这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借书给我的原因.

②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.等到他心情好的时候,再去请教.

3.回答问题

①“余因得遍观群书”的原因是什么?

从他人处借书抄阅,按约定之期归还.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.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

②“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”的原因是什么?

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,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.虚心向他人请教,态度极其恭敬

4.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?

刻苦学习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

余幼时即嗜学.家贫,无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.天大寒,观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.录毕,走送了,不敢销逾约.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.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.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.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.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.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.

1.下面“以”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( )

A.无从致书以观 B.计日以还 C.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.俯身倾耳以请

2.翻译句子

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.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②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.____________________

3.回答问题

①“余因得遍观群书”的原因是什么?

②“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”的原因是什么?

4.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

余幼时即嗜[1]学.家贫,无从[2]致书[3]以观,每假借[4]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.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[5].录毕,走[6]送之,不敢稍逾约[7].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.既加冠(guān)[8],益慕圣贤之道.又患[9]无硕师[10]名人与游,尝[11]趋[12]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[13]执经叩问[14].先达德隆望尊[15],门人弟子填其室[16],未尝稍降辞色[17].余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[18],俯身倾耳以请[19];或遇其叱咄[20],色愈恭,礼愈至[21],不敢出一言以复[22];俟[23]其欣悦,则又请焉.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.

翻译

[1]嗜:特别爱好.

[2]无从:没有办法.

[3]致书:得到书,这里是买书的意思.致:得到.

[4]假借:同意复词.借.“假”也是借的意思.

[5]弗之怠:即“弗怠之”,不懈怠,不放松抄书.“之”是“怠”的宾语,指“笔录”这件事.代词作宾语,宾语前置.

[6]走:跑.

[7]逾约:超过约定的期限.

[8]加冠(guān):加冠之后,指已成年.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(束发戴帽)仪式,表示已经.后人常用“冠”或“加冠”表示年以二十.这里即指二十岁.

[9]患:担心,忧虑.

[10]硕师:学问渊博的老师.硕,大.

[11]尝:曾经.

[12]趋:奔向.

[13]先达:有道德,有学问的前辈.

[14]叩问:求教.叩,请教.

[15]德隆望尊:道德声望高.又作德高望重.望,声望,名望.

[16]门人弟子填其室: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.门人、弟子,学生.填,塞.这里是拥挤的意思.

[17]辞色:言语和脸色.

[18]援疑质理:提出疑难,询问道理.援,引,提出.质,询问.

[19]俯身倾耳以请:弯下身子,侧着耳朵(表现尊敬而专心)请教.

[20] 叱咄:训斥,呵责.

[21]至:周到.

[22]复:这里指辩解.

[23]俟:等待.

[24]负箧(qiè)曳屣(xǐ):背着书箱,拖着鞋子(表示鞋破).

[25]穷冬:隆冬.

[26]皲(jūn)裂: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.

[27]舍:这里指学舍,书馆.

[28]支:通“肢”四肢的意思.

[29]媵(yìng)人:服侍的人.

[30]汤:热水.

[31]沃灌:浇洗.

[32]以:用.

[33]衾:(qīn)被子.

[34]拥:围着.

[35]而:表示修饰.

[36]乃:才.

[37]寓逆旅:住在旅店里.逆旅,旅店.

[38]被:通“披”,这里是穿的意思

[39]缨:帽带

[40]腰:腰佩.腰,用作动词.(名作动)

[41]容臭:(xiù)香袋.臭:气味,这里指香气.

[42]烨(yè)然:光彩照人的样子.

[43]缊(yùn)袍敝(bì)衣:破旧的衣服.缊,旧絮.敝,破.

[44] 以中有足乐者,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: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,所以不觉得吃的、穿的享受不如别人.

[45]中:内心.

[46]口体之奉:指衣食的享用.

[47]盖:大概.

[48]太学:即国子监,设于京城,是全国最高学府.

[49]县官:这里指朝廷.廪稍:国家供给的粮食.

[50]司业、博士:指国子监司业、国子监博士,都是教官.

[51]流辈:同辈的人.

[52]朝京师: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.

[53]以乡人子谒余: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.谒:拜见.

[54]撰长书以为贽: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.长书:长信.贽: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.

[55]论辨:辩论.“辨”通“辩”.

[56]夷:平和.

[57]际遇之盛:谓好的遭遇.这里指官位之盛.

部分考题(基本会考)以下为个人所写请勿盗取!盗取必究!

解释括号词

无从致书以观(致)( )

送走之(走) ( )

计日以还(计)( )

余幼时即嗜学(嗜)( )

解释句子

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:_____________________

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:

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:___________________

盖余之勤且艰若此: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:_________

则心不若余之专耳,岂他人之过哉:___________

我来回答修改/报错/举报内容!

猜你喜欢

一个神奇的在线题库网,分享各类考试题库、题目资料与资料答案、在线搜题与练习等!
本网站部分内容、图文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!
Copyright © 2021-2024 315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